你是獨自進入大學的 ξ保真
我觀察台灣大學生的最大困擾,就是來自無法抗拒集體意識的同儕壓力,不敢對同學說「NO」,說起來既諷刺又令人感嘆。
台灣的孩子自幼稚園到高中,一直在學習如何過團體生活;從排隊、制服、運動會,到裝模做樣的校園選舉,在在強迫我們的青少年朋友接受一個值得懷疑的「真理」-團體至上,衍伸出來的還有什麼團體榮譽,少數服從多數等等觀念。可是年輕人進大學,卻仍然被「團體」困擾的不得了。怎麼說呢?
系費要不要繳?當然要。「班聚」和「班遊」要不要參加?你不去就說你不合群。考試作弊你參不參一腳?不?那你可是少數。近年來許多大學都有「家族」的次級學生團體,當你進入大學,就被分配到某個家族,成員從研究生到大學部各年級都有。這種小團體是為了使學生之間能有更親密的人際關係,說起來還是團體意識,於是「家聚」也成為一種壓力。
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團體就要比個人更重要?為什麼團體的利益一定要高過個人?為什麼一旦觸及團體,好像就是神聖不容置疑?這些從小養成的觀念,你進了大學就應該好好檢討一下。在許多情形下,團體意識的確很重要,例如打籃球與拔河,例如當兵保國衛民。可是在大學念書求學,與團體意識有關嗎?
當然,絕大多數的課程是集體上課的,這是考量教師的授課成本。但是同上一門課的學生彼此之間是否需要橫向聯繫呢?恐怕不是每門課程都需要吧?換言之,你可以在整整一學期中,鐘響就進教室聽課抄筆記,鐘聲再響就收拾走路。你無需認識左右同學,或者說你可能會認識一兩位同班同學,但絕對沒有必要認識選這門課的每位同學。更重要的,大學當局不會以你是否合群、是否有團體意識來評斷你的學習表現。團體生活與團體意識,並不是你大學生活中的重要成分;你進入大學,要學習的反而是如何過獨立的人生。
常聽見說大學生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乍聽之下似乎有點高調,其實這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期許。大學生就是要學習獨立;獨立指的是一種自主精神,我對旁人的「邀請」、我對旁人的「付出」都必須慎重選擇。小王小張在樓下呼嘯,約我去打保齡球,我不見得要回應。需要理由嗎?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我不是你們的玩伴。你覺得這樣講很難聽嗎?不過你們每次去打保齡球去KTV喝酒唱歌都想到我,難道是因為愛我嗎?如果你們得到了十萬塊錢,會打電話說要分我五萬塊嗎?怎麼只有吃喝玩樂才想到我呢?我不是你們的玩伴是什麼?
團體意識的另一種講法是說人應該有愛心,「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為他人付出是美德。可是我始終記得美國心理學作家John Powell的話︰「我不能和很多人建立愛的關係。這樣做,我會累死。所以,我必須選擇。」付出,是一樁很嚴重、很昂貴的事情,所以必須謹慎。我的時間太寶貴,我的青春太短暫,所以不能輕易陪你們去唱歌喝酒到凌晨,不能草率許諾參加你的生日party。在選擇的過程中,物以類聚,重新排列組合,別妄想以一個「家族」「班」「系」「校」的團體意識大帽子把我扣住。我也有我自己所屬的團體,是經過慎重選擇之後的小團體。其他的大學同學不過是泛泛之交、點頭之交。
這是我的大學生活,這是我的人生。我是獨立進入這所大學的,不是為滿足你而來念大學的。
==========================================================
轉錄自戀戀榕城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