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安娜的生活



Nicolas Floc’h  (France)

DV Cam 4/3

25’

with Anna Juvander

photography : Masashi Chikamori

editing : Tobias Bando

make-up : Ikuko Ishii

costumes: agnès b

credits : Futoshi Kondo

music :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by Modest Mussorgsky, orchestration by Maurice Ravel

harp partition interpreted by Naori Uchida

Anna’s Life is a work about the city of Tokyo. This fictional film shows the character Anna leading us into the fluctuations of the urban network.

資料來源:http://www.nicolasfloch.net/



[ 安娜的生活 ] 同樣是法籍觀念藝術家Nicolas Floc’h 的作品,在這部數位短片中紀錄了一位名叫安娜的女子在都會中的生活,她是片中唯一的角色。安娜的表情漠然,她不停地在各個大樓的樓梯間移動,忽而上樓、忽而下樓,偶爾停下來凝視著遠方,接著又繼續前進。

作者經常是用廣角擷取鏡頭,但就算是近拍時也無法感受到安娜真正的情感。而對應安娜不斷移動的身軀的是冷峻剛硬的鋼筋水泥建築,和整齊劃一的城市地景,不論白天或是黑夜,整個城市充斥著一股說不出的冷漠和疏離感。

作者用「安娜」這個角色作為引線,經由她在城市的行走經歷,讓建築和城市景色不著痕跡地映入我們的眼簾。而這部短片的真實拍攝場景是2002年的東京,片中卻傳出豎琴彈奏的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古典樂曲,頓時讓人產生時空交錯之感。這部杜撰式的影片無敘述性的故事、景象和細節,透過一幕幕快閃的城市影像,不禁引人深思人和城市網絡的關係。

摘自:第六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導覽手冊 / 城市之眼







安娜是個外國人。(也許是,也許不是,那不重要,但對日本人而言,她是。)

在長達25分的影片中,我們只看到安娜穿梭於各個建築或是樓梯,她只偶爾停歇,從一地移動到另一地,從白天到黑夜,從公寓到高樓,從住宅到商區。

安娜的表情可以說是種完全無感的冷漠。 (但偶爾又能從她身上發現一抹微笑,一個自信的轉身。)正如她身穿的黑白相間的格子大衣那般的充滿秩序和規律,相映著東京方塊般的交錯建築體。穆索斯基的音樂在一開頭流洩出來,沒有太多的和弦與伴奏,只有豎琴,時而像一種繃緊的夢 —— 只有安娜的影像、少許的環境音,豎琴的樂音本是輕柔的,卻在此提供一種緊張感。

她的行進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恰如列車駛進,偶爾停頓,但仍是不停運行。

我彷彿變成了安娜,或,其實我就是安娜。

在長達25分的影片中,重複的抖腳、伸懶腰、偶爾打呵欠。我們透過一個長段的影片時間體會到了安娜 —— 安娜變成了我,我在影片中行進。

都市的步調、空間、時間概念被縮進這個影片中,我們的不耐與驚恐,只乃因我們從影片中看見了安娜 (我),我們被僵化成一種固定模式的人 ——  有著相同的生活習慣與打扮和臉孔,這個社會有著巨大的「普世價值」,也即是歸化成一個團體的一部份,成為機械的零件,那我就不必再感受到「隔離」。*

於是日復一日,我感受到內心的安娜 (我) 在叫喊。

片尾,一直帶著緊張感的樂音突然轉而柔和,曙光乍現。

而安娜,終於不再走動,她看著遠方,不知在思索什麼。







2008 / 7 / 23 / 台北當代 / Mos / 家中重新修訂


* 和團體合為一體,個人的自我就消失了,這是克服隔離感最普遍的方法。/ Fromm / The Art of Lov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