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愛閱讀的人又有好幾種,喜歡詩的人跟不讀詩的人也會有一條依稀的分界。
至少目前我看過愛讀詩的人都有非常強烈的跳躍式思考,文字偏向華美,總給人一種燦爛的頹喪美感,而且文章指涉的對象總是曖昧不明,你會覺得文字是他個人的表演舞台,沒有人與他對話他也會用一種極其孤獨的方式拼命演下去。
不愛讀詩的人,用字理性平實,喜歡角色明確的說故事方式,不管有意無意很明顯文章是有預設讀者的,所以他會用邏輯架構文章,意圖讓他人明瞭所思所想。他的文章妳看不到強烈的情緒起伏,似乎都是沉澱過後的生命經驗。不像愛讀詩者,文字進行的同時也是生命進行的同時,文字結束,生命也到了低潮甚至盡頭。
其實我覺得讀詩就是讀,就像我跟我朋友說的,我沒辦法說我讀到了什麼。有時候我感受一首詩的方式是抄錄,然後要說有什麼具體的感覺,倒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在讀一首詩的時候,每個詩行對我而言都不容回頭顧盼或是跳躍,在讀完的時候只有再讀一次,或是選擇不讀。我覺得要解詩是很難解的,每個詩行跟字詞,都超越了詩行跟字詞本身的意義。
因為我深信人可以不用很有錢,但不能太窮,貧窮會讓人越縮越小,最後連夢想都不敢想。我自覺無法突破這層物質束縛,所以還是會想找個能保障生活品質又不至全無興致的東西當吃飯工具。
不過最重要的是,其實是我害怕那種孤注一擲把所有東西都賭注在單一領域的感覺。
如果我的職業與興趣劃分開來,那麼也許我在職場上受挫了,我生命的軸心還是有興趣在支撐;或者興趣遇到了瓶頸,至少與職場工作分離可以確保我衣食無虞,簡單的說,就是分散風險。
天命這種東西阿,要靠自己堅持,才會真的變成自己的天命。雖然覺得做動畫這種東西跟我喜愛的繪畫以及書寫還是有段差距,不過如果真把書寫跟繪畫拿來做我的職業我大概會更難過,基本上我很秉持著第二哲學。興趣不能當飯吃,不是因為會餓死,而是會抹煞你的興趣。就像有人認為我幹麻不去唸理論組...,那也大概是,若把這些當成像是為了某個目的去讀的話,會削減我閱讀的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