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佛地魔殲滅麻種事件
曾祖父的墓碑上寫的是西河,西河林氏,西河是他的郡望;縱使他本身的出身經歷跟這個地方根本沒有任何的直接聯繫。以前回鄉下,總是感覺不耐,後來才發覺,這是父母的家鄉,不是我的;我的家鄉是電影《海角七號》裡面那個操你媽的台北,然後忍不住又開始哼起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假裝自己的家鄉不在此。但畢竟只有童年才有家鄉 (巴特語)。從小生活到大的地方,看著它跌跌撞撞走來也過了近三十年了,當別人問我是哪裡人時,我都答台北人,而不是回答我父母的家鄉雲林,也不是自稱自己是西河林氏。這本該是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卻不總是那麼容易,到了我這個年紀,我才逐漸想明白。而就連血緣這件事情,因為祖父其實是性許,被收養到林家,所以這個血緣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根這件事情,也令人不甚確定了。在那些不斷通婚以及民族融合的時間進程中,要說自己是純正血脈,其實有點可笑。而存在這種事情,從來都是占據一個空間,讓意義開展,讓時間延續。一個人從來就是過去到現在的沉積,因此要否定沉積的底層,便是要拔掉家鄉,同時也是毀棄自身的存在定位。所以,陳述自己是什麼人,為何是這麼簡單卻又困難的事情呢?因為這個世界總是有其他的群體要拉攏你,要收買你,要攻擊你,要折服你,將你收納為他們的一部分。而思考自己是什麼人,定位自己與他人間的關係與距離,是那麼的耗費精神。所以與群眾合一是一件簡單而又不用思考的輕鬆易事。一連串的社會事件與食品危機或許如此的啟示:從今以後,這世界的一切,已經沒有人能真正告訴你何者為真,因為我們生活於一個不完備的虛無主義中:舊的東西被取代,但位置仍然保留。早已毀壞的價值並沒有復原,爛的東西只不過被另外一個爛的東西取代。從今以後,你必須靠自己找到你認定的價值,保護它,成為自己的拯救者。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浮世寓境—新媒體藝術典藏展
2013年9月14日至11月30日
策展人/簡伯勳
過去藝術家表現世間事物的方式,主要是以描繪、形塑的方式去「再現(representation)」其所見的對象﹔如今科技蔓延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新媒體藝術家對世界的認知也與過去完全不同,除了觀察視角更多重多元,在時間與空間的觀念也有著極大的轉變,甚至也對媒體向大 眾傳播的方式深感興趣。也因此,新媒體藝術帶給人們的並非僅僅是顯而易見的美感經驗,而更多是世界之外的想像與媒體現象的反思。
義大利小 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 1972)中,借馬可波羅與忽必烈的典故,描述旅人沿途所見的美好城市映象,但文字所及之處,皆盡是對於「城市」符碼的概念化敘述,故忽必烈雖渴望尋找, 卻也悵然一切只存在於想像。若將此情境移轉至今,或可將馬可波羅與忽必烈看作傳播媒體與社會大眾的相對關係,傳播媒體以文字或影像傳述世界的各種資訊,並提供多樣的觀看視野,使其成為人們認知世界最重要的一種途徑,但另一方面,紛雜的訊息卻也擾亂了大眾對於真實與虛假的判斷:一如當觀看戰爭電影時,便可能 將影像中所呈現的樣態與真實戰爭的實況劃上等號。
為了呈現出真實的面貌,影像逐漸取代文字成為當代傳播的主要內容,而在數位技術的操控 下,人們卻更難以區辨資訊中的虛實分野。於此,藝術家不再對現實世界進行「再現」,進而反思訊息傳播所孕生的現象,藉由數位技術去言喻世界的多重性,並探 究媒體與大眾間所產生的感知與權力關係,就像馬可波羅所扮演說書人一般,成為揭示媒體化現象及問題的中介者,向人們演示諸如:非線性時間、空間錯置或感知 差異等新媒體時代所轉變衍生的本質議題。
「浮世寓境」—新媒體藝術典藏展,展出作品年代橫跨自1998年迄今約十五年的時間,可看出由於科技與傳播型態的演革突進,除了影像與技術上的轉變之外,更看到藝術家面臨不同的時代氛圍,作品內容與形式上的操作策略有著極大的差異性。因此,這些作品像是在現實與虛擬之間不斷變動的媒體寓言(allegory),當藝術家不斷提醒大眾媒體帶給人們的影響時,我們也發現眼下的世界正不斷地在印證相似的情境。
策展人/簡伯勳
過去藝術家表現世間事物的方式,主要是以描繪、形塑的方式去「再現(representation)」其所見的對象﹔如今科技蔓延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新媒體藝術家對世界的認知也與過去完全不同,除了觀察視角更多重多元,在時間與空間的觀念也有著極大的轉變,甚至也對媒體向大 眾傳播的方式深感興趣。也因此,新媒體藝術帶給人們的並非僅僅是顯而易見的美感經驗,而更多是世界之外的想像與媒體現象的反思。
義大利小 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 1972)中,借馬可波羅與忽必烈的典故,描述旅人沿途所見的美好城市映象,但文字所及之處,皆盡是對於「城市」符碼的概念化敘述,故忽必烈雖渴望尋找, 卻也悵然一切只存在於想像。若將此情境移轉至今,或可將馬可波羅與忽必烈看作傳播媒體與社會大眾的相對關係,傳播媒體以文字或影像傳述世界的各種資訊,並提供多樣的觀看視野,使其成為人們認知世界最重要的一種途徑,但另一方面,紛雜的訊息卻也擾亂了大眾對於真實與虛假的判斷:一如當觀看戰爭電影時,便可能 將影像中所呈現的樣態與真實戰爭的實況劃上等號。
為了呈現出真實的面貌,影像逐漸取代文字成為當代傳播的主要內容,而在數位技術的操控 下,人們卻更難以區辨資訊中的虛實分野。於此,藝術家不再對現實世界進行「再現」,進而反思訊息傳播所孕生的現象,藉由數位技術去言喻世界的多重性,並探 究媒體與大眾間所產生的感知與權力關係,就像馬可波羅所扮演說書人一般,成為揭示媒體化現象及問題的中介者,向人們演示諸如:非線性時間、空間錯置或感知 差異等新媒體時代所轉變衍生的本質議題。
「浮世寓境」—新媒體藝術典藏展,展出作品年代橫跨自1998年迄今約十五年的時間,可看出由於科技與傳播型態的演革突進,除了影像與技術上的轉變之外,更看到藝術家面臨不同的時代氛圍,作品內容與形式上的操作策略有著極大的差異性。因此,這些作品像是在現實與虛擬之間不斷變動的媒體寓言(allegory),當藝術家不斷提醒大眾媒體帶給人們的影響時,我們也發現眼下的世界正不斷地在印證相似的情境。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CochoTake in Paris K11 / 2013
How do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individuals shape our reality and daily lives,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et age?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s, cross-disciplinary art ensemble Cocho Take - spearheaded by choreographer HUANG,HENG-WEI and PAN,BO-LING -
tackles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by integrating lighting, sound, images
with dance and computer technologies to create an intertwined stat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ensory perception.
A finalist of the Digital Art Performance Award at the 5th Taipei Digital Art Festival,
Cocho Take’s show not only created a literal
interface between the digital and the human, it has opened up brand new
possibilities in avant-garde digital art performance.
[work blurb] Unlock
When
human surroundings are encased in such dense urban environments, where
space is
constrained and life turns to a routine replete with opening and
closing of doors, its value of existence gets constantly judged and
challenged. In this kind of condition, does the internal existence
remain unchanged or does it morph and transform under pressure?
Cocho Take's official website
--
Choreographer
黃姮瑋
HUANG,HENG-WEI
潘柏伶
PAN,BO-LING
Video Designer
陳建志
CHEN, CHIEN-CHIH
林旺廷
LIN, WANG-TIN
Photographer
陳冠宇
CHEN, KUAN-YU
Cocho Take's official website
--
Choreographer
黃姮瑋
HUANG,HENG-WEI
潘柏伶
PAN,BO-LING
Video Designer
陳建志
CHEN, CHIEN-CHIH
林旺廷
LIN, WANG-TIN
Photographer
陳冠宇
CHEN, KUAN-YU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