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8日 星期三

我讀 高千惠:非藝評的書寫

上個月甫自圖書館拿到這本新書,試讀了部份之後感覺有其可看之處,便從容的攜出了圖書館。然而期末諸多雜事,讓我沒時間一一細讀,諸多章節未能閱覽,在昨天得知罰款日期將近,便囫圇吞棗,咀嚼一番。

本人看書一向很慢,而要我在一個下午之內就把內容有些深度的此類書籍看完恐怕並不容易。雖然標題寫的是「非藝評」,其實內容還是蠻藝評的,但是我們不如把這本書當作是一本介紹藝術家的書籍,或許會來得輕鬆一些。從作者的字裡行間,其實可以很容易了解高千惠的纖細之處,尤其身為女性的直覺,讓她很容易對女性的議題產生一些個人獨到的見解。在藝術家的介紹部份國內大概只有介紹到熊秉明,其他多半是國外的藝術家,主要原因在於高千惠目前居住於芝加哥,因此在書中除了能得知她對於在芝加哥美術館看的幾場展覽的體驗之外,同時也能一窺她的生活。因此,雖然本書歸類到藝術書籍,文章內容卻又像生活的隨筆。

既然要講非藝評,裡所當然要介紹什麼是藝評?一開頭先介紹藝評的權能,將古代祭司歐拉可的名號,像是預言般的深植人心來延伸到藝評的歐拉可化,高千惠在這邊提出了一些他個人對於藝術生態的看法。

我認為,藝術家的塑造本身就是一場盛大的祭典,一個造神運動。藝術就像宗教一樣,同樣也具有崇拜或是朝聖的現象。而觀眾是最有力的信徒,藝術家的作品就是聖物偶像,供奉在美術館跟藝文空間,而藝評及策展人就擔任祭司的工作,負責維持香火的鼎盛。而我們所認知的藝術本應該是崇高的,跟金錢不大掛勾的,但是這藝術市場仍舊操控在有權有錢有勢的人身上。這微妙的平衡關係在於藝術家是否有意願成為一個市場操作者,藝術家當然也能成為一個具有潛力的投機者,投機藝術商品,製造討喜的東西來賣,就如同現今很流行的文化產業或是創意品牌一樣,將藝術成捆賣,成袋賣!

說完了藝評,高千惠話鋒一轉,轉到了梵谷、高更跟竇加上。對於這些印象派時期的重要畫家們,高千惠不直接講作品如何如何,反而藉由其他的資料或是敘述,來側寫這些老畫家們,將他們創作的生命勾勒了出來,文中像似傳記的敘述,卻在裡面夾了許多活靈活現的小短篇,好似作者本人乘了時光機回到過去探看他們的生活,如此真實。往年讀這些老先生們的傳記的時候,總覺得在看歷史,若單看畫的評論,又覺太理論,沒個「人味」。高千惠說他很注重「人味」,說來說去,我們總能在文章的哪個地方,看到他又經歷了什麼什麼事情,然後換個話題,馬上就跳到藝術家上,甚或是「給愛麗絲」在台灣的倒垃圾奇景,也能寫得絲絲入扣。

講到品味的時候,她爆了一句:「品味,只是戀物的闢味」。這句話,讓我著實為她拍手叫好。講到穿衣的學問,又說上帝造人本無任何遮蔽,而亞當夏娃的兩片葉子,卻在後續年間發展出這麼多新奇的款式,實在令人驚奇。穿衣服就好像在一棟房子的陽台上擴了好幾尺的鐵片出去,而我們都如此深愛這樣的「違章之戀」。她也指出她對於「女性」或是「女人」的看法不同之處,在文中選定了一些女性藝術家,針對她們不同的特質個個描述。

而高千惠似乎特別愛好宋代的詩詞,有時文中便引用一兩首,並在這些詩詞之間找到和藝術家的藝術生命共鳴之處。有時他也會回想一些她過去的經驗或是知識來和讀者分享,不難看出作者是一位具有一定深度的文字工作者(據內文說:「文字使用者 (User)」一詞也不錯)。

在賞閱本書的時候,其實是可以抱持著很輕鬆的態度來閱讀的,就像書的副標:「寫給藝術旁觀者的藝術書」。因此我們無需負擔什麼國族社會興亡的責任來嚴肅看待,既然是在旁觀者的立場,自然自清,我們也就能更深刻的去體認文章給我們的箇中意涵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