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6日 星期日

女王的教室~虛擬的真實與殘酷

上個禮拜終於看完這部日劇,積了不知道多久的淚水在第八集的時候開始迸發出來,然後連續哭到第十一集。很難得,像我這樣自認沒血沒淚的人也會有這樣感情細膩的時刻 (噁)。

我想,這部片子若能讓那些頂頭的教育部官僚們看看,說不定會有一些啟智...,阿不,是啟發。在日本的反應兩極化,我想也是,哪個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小朋友碰上這類的事情。但是身為師範系統的我,看完之後只覺得:「好爽!」

阿久津老師在片中是個嚴厲的人,但是很少有人能受得了她的嚴厲。她的做法極端,我們可以讚嘆,但也無須模仿,因為每個人都有自成一套的教學模式以及班級經營方法。然而,若要說什麼是第一個震撼彈,首先,在開場的時候就顛覆了以往我們認為的老師形象,我覺得這算是我看過最徹底的,化身成厲鬼的程度實在不輸鬼神童子。

再來,阿久津一開始就說出世界上只有6%的人可以得到幸福。這又是另外一個震撼,這下,連那些不在乎的兒童們也要不寒而慄了。因為在家長的保護之下,每個孩童就像溫室中的花朵,因為他們無法了解到遠方的國度正有戰爭在進行,財富不均,糧食不均,資源不均的問題正在這個世紀如火如荼的蔓燒著。

阿久津辯才無礙的口才,壓制了每個來勢洶洶的家長。教室宛如戰場,不只是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角力,也是同學與老師之間的鬥智。因此一旦家長倒戈,一切就好說多了,因為哪一個家長何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成績突飛猛進呢?阿久津在這邊成功扮演了一個理想典型塑造者的角色。無可否認的是,教育是國家的重要一環。尤其在70年代之後對於初等以及中等教育的重視,都是因為教育不只是國家人力物力的培養所,更是一個集中洗腦、對國家以及企業忠誠化的力量。

自古以來,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總喜愛推崇儒家思想,因為要尊君。到了現在,我們所學的主要也還是儒家思想,可惜的是對於精神層面的部份,尤其是中國的重要哲學觀:老莊,許多人雖耳聞然不知。因為儒家要以天下為己任,要為民服務,可憐孔子周遊列國卻全部敗給了那些貪婪的君王。這個社會就講求那些有形的成就,卻忽略了每個人都應該有的靈性。那心靈的花圃一天天的枯萎,什麼奇怪的精神症狀都一直在侵蝕著我們,因為我們頭腦用過多了,心卻棄如敝屣。

而這正是我們所要的嗎?一堆不用心體會的軀殼?數學教材教法的老師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一句話:「教學,要有人味。」而阿久津很明顯的讓這個理論顛覆,因為她把每個人都視做她統治下的一份子。用意是什麼?是的,要人獨立思考。若說人家對我們做這麼過份的事情只能乖乖認命,那麼生命的價值在哪邊,因為我們不懂得為自己而戰。因為生命的意義不是為別人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

神田和美完美的詮釋了這個定義。

她用自己單薄的力量勇敢起身反抗,她代表了一個火種,自由的火種。即使她受人誤會、被人排擠,然而她那一股傻勁跟勇不放棄的熱情,在在都感動了我。因此到了片尾,只有她發現了阿久津老師的真正用意,因為她勇敢的跨越了阿久津所塑造的高牆。我不禁想起了「讓高牆倒下吧」這本書,李家同也用相同的手法,在教書之餘,描述了許多殘酷的現實。

在戰爭沒有觸發的前一秒,所有的一切都是和平的,所以我們始終矇蔽在和平的假象之中,因為在爆發的那一刻,我等已死。

雖說阿久津的作法極端,然而有許多家長的作法更極端,極端的溺愛,不然就極端的冷漠。卻不知道家庭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一環,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老師,輕一點的亂罵,重一點的亂告。老師的工作是將他們變成一個「人」,而不是家長永遠的孩子。若能如此思考,便不致演變如此至多的學校紛爭。

一直以來,我一直認為我的想法沒有錯:關於「父母生我養我是應該的」這句話。因為很簡單,若不生不養,那麼出生就應該掐死,懷胎就該打掉。若沒有當父母的決心,那麼乾脆就不要養也不要生,做好避孕措施不就得了。因此,父母如此生我養我愛我,我感激他們,用盡全部的心力。

記住,「父母生我養我是應該的」。

若人在享樂之前,都能想到小孩子會跟他講這句話的話,便知道做父母不是什麼愛情的結晶那種幼稚的話就可以渡過一切。不然的話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多家庭悲劇,貧賤夫妻都百事哀了,還來幾個小孩來「唉」嗎?

以上,亂寫一通。

2006/4/23補充

根據紀登斯的說法,父母若不想失去子女,若想在晚年時得到子女的物質和社會支援,就必須跟子女建立起「累積式承諾(cumulative commitment)」的關係。也就是說,要讓子女覺得「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願意照顧父母,是因為我喜愛他們,我們是同住在一起,分享歡笑,分享一個家,而不只是照顧而已。」

成年子女對老年父母的真心奉養不是用儒家的孝道觀或法律規範就能約束的,關鍵在於父母養育小孩的過程中,有沒有發展出「累積式承諾」的關係。紀登斯引用另一本著作指出,累積式承諾的觀念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一段時間過後,兄弟姊妹之一會很明確的認為應該照顧雙親,而另一個兄弟姊妹卻會非常不以為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