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黑日



根據近年來的氣象研究顯示,世界各大城市的日照程度均逐年在遞減。造成這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溫室效應將熱能鎖在大氣層中,而增厚的大氣層不僅造成熱能消散不去,同時也成為日光的反射器與遮蔽物,阻擋光線進入地表。

在此同時,科技使我們的夜晚日益明亮。夜晚越亮,表示有越多的能源遭到消耗,使用的能源越大量,代表著越多的天然資源耗損。這樣的耗損所帶來的氣候變遷反過來導致我們的白天更加陰暗,如此惡性循環似乎已成為一種無法抵抗的趨勢。

建築師何以立在作品「陰鬱故事」中,即欲探討現今社會中關於光明與黑暗的現實及荒謬的矛盾性質,他將展場佈置成一座由布幕所組成的迷宮,四散各處的布幕像是一道道屏障,讓空間深度變得模糊難判,參觀者必須穿過這些重重疊疊的布幕,迂迴前進。

而由布幕所創造出的空間曖昧性,適足以強化灰暗與其間陰鬱的概念,我們將不再感受到「真正的」光明與黑暗,而是緩慢而確實地感受各種不同程度的灰暗。在這座光線的競技場上,展現的正是明與暗的競賽實況。

摘自 第六屆城市行動藝術節 / 黑暗城市 / 導覽手冊



[1]

我從陰暗的室內走出室外,此時是大好天氣,所有的風暴看似已過,我的生命中又恢復了平靜,彷彿一切只是夢境一場。但我卻覺得我的瞳孔收縮跟不上光線放射的速度,在那瞬間,我覺得一片空白,但這空白又不是全然的亮,而是一種快令人暈眩的味道,並且讓我頓時頭昏眼花,四周變成一片闃暗。



[2]

直到我意識到時,我正在關燈,大家總說的,節能減碳。我近來已經能逐漸在黑暗中摸黑前進,在室內沒有燈光的情形之下,雖然偶爾還是會被東西砸到腳或是踩到貓兒跳跳。但室外的光線卻粗暴的打開門縫進來,彷彿這邊就是他家,而這一片漆黑的斗室失守了。



[3]

我的內心一直都有一片烏雲,我知道陽光不能永久停留。這世界定要有點不是那麼美好的東西,就像烏雲,你才能知道陽光的美好。但是,烏雲又豈是不美好的,至少他開始準備要帶來甘霖了,一切都只是人心所指而已。但我的世界還是在下雨,總有那麼一團黑暗悄悄的攫住了我。



[4]

「...長久以來,我盡量減少讓黑暗在我生命中出現。...事實上,我發現白天的光線中,這普及、蒼白而幾乎沒有陰影的明亮中,有一種比黑夜更深的黑暗。」*



[5]

我發現,只有委身於黑暗中,我才能看見光明。在一片全然的快樂之中,我沒辦法定心思索,那就是,我總不是那麼全然快樂的原因。因為,無止盡的快樂,帶來不可知的陷落。




*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 卡爾維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